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5.《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蒋介石年谱初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
7.《周恩来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8.《周恩来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9.《聂荣臻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
10.《历史的回顾》,徐向前著,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11.《左权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12.《陈赓将军传》,胥佩兰、郑鹏飞著,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13.《周士第将军传》,杨弘著,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14.《陈诚传》,浙江政协文史编辑部,北京,华艺出版社,1991。
15.《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
16.《广东军阀史大事记》,载《广东文史资料》第43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17.《民国军政人物寻踪》,陈贤庆、陈贤杰编著,南京出版社,1991。
18。《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19.《黄埔军校回忆录专辑》,《广东文史资料》第37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20.《黄埔军校史论稿》,王建吾主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21。《黄埔同学话今昔》,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22.《黄埔军校名人传略》(一)、(二),杨牧等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1987。
23.《黄埔军校三百名将传》,王建吾主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24.《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5.《黄埔情缘》(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专刊),黄埔杂志社编,2004。
26.《黄埔》杂志,1988年~2005年各期。
|后记|中国黄埔军校后记研究黄埔军校历史,我相信有一种缘分。大学学习生活和临毕业时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这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批历史系本科生,受到北京、南京上下各级部门的重视,所在母校南京政治学院在我们这批学生身上也舍得花本钱。别的不说,单说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们在校学习的4年期间,南政院除了本校的任课教员外,还从全国各地请了20多位著名教授、专家讲授本专业课。而且是谁主编这本教材,就聘请谁来担任这门课的主讲老师,他们多是各大学历史系主任或研究所所长。记得有:南京教育学院邱明教授,讲隋唐以前的中国古代史,连续讲了一年跨两个学期;南京大学茅家琦教授带着研究生崔义清,讲太平天国运动史,一讲就是接连3个月;中国人民大学戴逸教授讲清代史;中央民族学院郭益生教授讲晚清政治;山东大学陆景祺教授讲义和团运动;上海近代史研究所姜铎研究员讲洋务运动;上海复旦大学杨立祥教授讲北洋军阀;扬州大学祁龙威教授讲孙中山的军事斗争;刚从美国回国的上海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汤志钧研究员,讲近代中国与向西方学习;刚从英国回国的南京大学王觉飞教授,讲中西历史学比较;南京大学黄征教授讲中国近代史料学;北京师范大学张守常教授讲历史教学法;后勤学院邵维正教授讲中共“一大”研究;国防大学赵更群教授讲军队政工史;中央党校马齐彬教授讲中共党史。还有南开大学张教授、苏州大学段教授、徐州师院余教授等,讲甲午海战、武昌起义、近现代历史人物评价等课程,很遗憾还有一些教授的姓氏现在已记忆不清。另外还有许多外校和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常来校作世界史等其他专题的讲演,学校几乎每周都安排有与时局有关的精彩讲演。
主要参考资料书目(2)
那时,由于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军队教员队伍青黄不接,只能采取如此“借梯上楼”的方法。这种敢于聚集天下英才、海纳百川的教学方法,据我所知,并不多见。在教员队伍的聘用和组成方式上,不禁使人联想起早期的黄埔军校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这些教授、专家各具特色的治学风格和南政院兼容并包的教学方法,对我们这批学子影响甚大,受益匪浅。还有南政院本校的众多老师,都给了我终生受益的教育,恕我在此难以一一排列他们的姓名。20多年后的今天,学生在此向各位恩师表示感谢了。
还有一件事,是当时学校给每个毕业生发1000多元钱,到全国各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这个钱款可是个大数目,记得那时的一斤鸡蛋才7角多,一斤瓶装茅台酒也就4元。学校指定我们这批学习中国现代史专业的毕业生,分别到国共两党的“圣地”广州、重庆和井冈山、延安4地实习。系里将名额指标分配到各班,我们这批毕业生共72人,每个方向分配18人。但究竟谁去何方?各班同学之间产生了分歧。我当时所在的第一班8人,每个方向两人,大家议定:抓阄。我抓的是去重庆,好友徐海波抓的是去广州,都是去国民党的“家乡”。徐对我说:“我两个月前的暑假期间刚到广州旅行,你是从成都军区部队来的,以后肯定有机会去重庆,咱们两个换一下‘阄’好不好?”我欣然同意。就这么一“抓”一“换”,使得我的大学毕业论文撰写的就是黄埔军校史,也决定了20年来我对这一研究课题的不断探索,与黄埔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此,在那之后的近10年间,我采访了600多名黄埔军校第1至第23期毕业生。1993年出版了专著《黄埔军校在大陆最后一期》,后收到许多黄埔生提出的宝贵意见和馈赠的资料,1998年又再版此书。本来按照出版社的邀请,接着再撰写黄埔军校前几期的书稿,并又多次从北京专程再访广州黄埔岛。之间也写了一些专题短篇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但在写作中总感觉到缺少应有的一些资料,并渴望台海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正常化,等待能得到海峡对岸的有关史料,以不至于给即将成书的本拙著留下过多遗憾。所以,书稿始终未能出手。
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欲望直播 揭秘雍正朝重重疑案:原来雍正 二读五胡录----煮酒论英雄 罗斯福王 胡雪岩4-萧瑟洋场 少年纳粹亲历第三帝国末日 古代战争史 作者:魔鬼门徒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唐:日落九世纪 爬上爸爸的床 陛下为奴 亲历晚清45年 杜月笙野史 超级帝国 纪连海新作: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这个学校没有问题 背德的欲望-我的刑警队长妈妈 惊弦音 东厂与西厂
宋先生大型作死现场记者问宋先生对于唐小姐说你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你有什么看法?宋辞冷笑没看法,这缘分给你要不要?宋辞像你这种为了钱不择一切手段的女人,我就是打光棍也不会娶你。某女靠墙一脸不屑,姐很高贵,男人不配。她问宋先生,你配吗?某男贱贱一笑我太配了。唐施怎么和预料中的不一样,说好的打光棍也不会娶呢唔,混蛋书友群1098033077如果您喜欢宋先生的宠妻日常,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东汉末年,坊间有个传闻。若是碰到一名桃李年华的绝美女子与十五岁清秀少年,一定要施以帮扶。少年那泄露天机一般的寥寥数语必能改变你的一生。清秀少年,人称隐麒…初平三年,最后一期汝南月旦评留下这么一句话得‘隐麟’者,可终结乱世,雄霸天下。谁是隐麟?隐麟在哪?…如果您喜欢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她遗世独立,孤寂清冷,却终究抵不过一个情字。纠缠半生,本以为情有所托,待要交付一生时,却发现这背后竟是一场交易。真真假假,有时候连我们自己也分不清楚。蓦然回首,才知道我们早已假戏真做!纠缠半生,到头来,半世疏离花安好。如果您喜欢慕年锦时,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武侠百万大征文参赛作品如果您喜欢六扇门之剑指江湖,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顾泠泠前世被惺惺作态的继母继妹耍的团团转,失去了父爱,也造就了自己不幸的婚姻。没想到竟然重生回到了十六岁,她还是花一样的年纪,不逆袭对不起自己!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她双手叉腰小得意咱可是十八般手艺样样精通,不信撩不到你!某男狡黠一笑媳妇,才尝过八般手艺,还有十般没试过,来,继续继续如果您喜欢七零甜妻撩夫记,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重启白银时代,奋斗成为大富豪!如果您喜欢重启白银时代,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