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高斯说,他甘愿冒被日本人俘虏的危险,也不会让中国人觉得美国即将撤离重庆。他建议马格鲁德可以减少使馆人数,将他们分批向印度转移。高斯同时电告华盛顿,向赫尔国务卿汇报了马格鲁德的担忧。赫尔当即向马歇尔做出指示,让他严禁马格鲁德继续散播美国使团可能撤出中国的言论,因为这一行动必将“极大地伤害中国的利益和作用,以及我们希望这个远东国家将来在联合国里发挥的作用”。
林蔚在逃难途中丢失了密码本,无法及时向重庆报告前线的情况。幸好随行参谋沈定邦还带着与重庆军训部联系的专用密电本。林蔚于是拟电发往军训部,再由军训部发电给蒋介石。收到滇西发来怒江防线已经稳住的消息,蒋介石长长出了一口大气,迅疾回复林蔚:“微戍电刻始接悉,无任欣慰之至。”
蒋介石随即颁布了一系列紧急命令。滇西第九集团军及川滇边境各部星夜增援惠通桥,相关各部由林蔚统一指挥,“参谋团团长林蔚在滇、黔、川前线代行本委员长职权,三省部队任其调遣,如有不服从命令者就地枪决。”同时下令第五十四军前往昆明接防,第十一集团军宋希濂所部第七十一军由昆明移驻滇西边境布防。
5月6日,宋希濂从下关给保山打电话询问前线战况。接线员告知“线路正忙,请勿打扰,一位老板正同保山谈生意”。宋希濂闻讯,勃然大怒,厉声喝道:“我是总司令宋希濂,限你3分钟接通电话,贻误战机,老子毙了你!”不到1分钟,电话就接通了。
7日下午,匆忙赶到惠通桥的宋希濂立即部署反击。8日上午,全部抵达怒江的第三十六师对过江日军残部实施围剿。除几十人泅水逃回西岸,江东日军被全部肃清。
除坂口支队主力冲向怒江,另一路日军同时也向腾冲进发。听说日军将至,当地官员随后撤离。新二十八师师长刘伯龙带着20余名残兵路过此处,百姓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地方乡绅极力挽留刘师长留下来主持防务,但刘伯龙高调宣布:“本部只接到命令收容溃兵,没有接到抵抗日军的命令。”随即带着虾兵蟹将穿城而过,扬长而去。
10日下午,日军300人不费一枪一弹占领腾冲。城内所有财物均归日军所有,包括腾冲仓库3000多驮大米以及大量盐巴、棉纱、布匹等物品。
在缅甸东部,第六军军长甘丽初命令各部陆续向萨尔温江东岸转移,撤往景栋与最早入缅的第九十三师会合。日第十八师团紧追不舍,第六军边打边撤,以重大伤亡代价顶住了日军的进攻。由于远征军主力在中路,日第十八师团逐渐放弃追击,加入围歼远征军主力的战斗。
从5月23日至6月3日,第六军各部交替掩护,历尽艰辛,返回国内。第九十三师出征时9000人,返回云南时只剩4900人。第四十九师剩下4600人。最惨的暂五十五师只剩2300人,第六军军部剩余不到600人。全军出征时30000人,回到国内的仅12400人,损失17000人以上。
4月25日,日第三十三师团重占仁安羌之后,中、英、美三方指挥官在皎克西召开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日军飞机投下的炸弹不时在会场的周围爆炸。亚历山大提出,英军必须迅速撤过伊洛瓦底江前往印度,不然就会陷入正向曼德勒挺进的一支日军部队的包围。就在亚历山大发表上述言论的同时,英军已渡过伊洛瓦底江大踏步西撤。26日,亚历山大下达了以印缅边境葛里瓦为目标的总退却令。
4月30日,罗卓英致电杜聿明,“腊戍失守,曼德勒会战计划取消”,要求他率中路主力向北撤退。发完电报的罗卓英随即与史迪威一起北撤,两人先是坐火车,后来改乘汽车。到了下午,罗卓英离开指挥部,不辞而别。他带着一排卫兵强行征用了一列火车,押着司机开往密支那,准备从那里登机飞回重庆。不料这列未按计划运行的火车只开出40公里就与一列货车迎面相撞,导致铁路运输因此中断两天。“我的天,这头脏猪怎么没被撞死!”史迪威在当天的日记中愤怒地写道,“难道委员长竟然相信这样的人能够打胜仗?”后来罗卓英率部分司令部成员向西撤退,辗转于5月23日到达英帕尔。比起杜聿明的主力部队来说,他们尚算是幸运之人。
在讲述中路远征军主力的悲惨命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西路英军的最后结局。按照亚历山大下达的退却令,斯利姆率英第一军余部继续向西北方向快速撤退。曼德勒南方的阿瓦大桥是英军渡江撤往印度的必经之路。由于得到新三十八师的掩护,26日至30日23时05分,英军后卫部队英印第十七师和澳第六十三旅,连同最后一批散落的难民顺利通过大桥。午夜之前,斯利姆下令引爆了两个月前早已埋好的炸药。“一声巨响,这座桥在4月30日23时50分被炸掉,”斯利姆说,“桥的中段完完整整地落入河中——这既是一幅可悲的情景,同时也是一个信号:我们彻底丢掉了缅甸。”
过江之后的英军继续一路狂奔。一队队衣衫褴褛的难民,一辆辆燃料耗尽的卡车抛锚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空中不时有日军飞机投下炸弹,这些无疑都阻碍了英军的撤退速度。英国人在沿途丢掉了包括坦克在内的大量武器装备。由于到处都能得到缅甸人的帮助,日军很容易就知晓英军的撤退路线。从4月26日起,日第三十三师团原田支队以每天不低于50公里的速度向伊洛瓦底江快速追击。30日晚,他们抢在英军之前占领蒙育瓦,切断了英军西撤的道路。
亚历山大深知蒙育瓦之重要,下令斯利姆不惜一切代价杀开一条血路。此时英军离中国军队已远,再也无法依赖友军的掩护,想活命只能靠自己了。5月2日,斯利姆下令英缅第一师在10辆坦克的支援下强攻蒙育瓦,不出意料地以惨败告终。英军在战斗中丢弃大炮6门、坦克2辆、汽车158辆和重机枪3挺,超过400人成为日军的俘虏。不仅如此,原田支队还分出兵力占领了蒙育瓦以北25公里处的另一战略要地布达林。5月6日深夜,荒木支队占领耶乌,次日凌晨与从瑞波北上的第五十五师团会合,双方开始全面围歼英军。饭田电令第三十三师团分兵向钦敦江挺进,迅速抢占沿岸主要渡口,试图将英军一举围歼于钦敦江以东地区。
日军显然低估了英国人的逃跑速度,撤退名将亚历山大此前早已安排对撤退路线进行了修葺,使得英军的逃跑更加迅速。5月5日,英军已退至钦敦江东岸的瑞琴。斯利姆一面派出后卫部队阻击日军,一面组织主力渡江。到9日,万余名残兵利用5天时间全部撤至钦敦江西岸。
英军继续绕道向葛里瓦撤退,日第三十三师团穷追不舍。5月10日,荒木支队突破英军后卫部队的阻击,突入葛里瓦峡谷。斯利姆命令骁勇善战的廓尔喀营断后阻截,其余人员继续一路向前狂奔。英军仅在葛里瓦就遗尸1200具,大量汽车、坦克、装甲车、火炮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溃不成军的撤退队伍稀稀拉拉,足足有145公里之长。5月16日,英军终于到达印度阿萨姆邦的达武。在长达1450公里的大撤退中,只有12000人幸运保住了性命,损失的英国、印度、缅甸和廓尔喀士兵多达13000人,超过75万难民在撤退途中死去。
但相比新加坡13万人的集体投降,亚历山大依然可以自豪地向丘吉尔报告说,经过长途行军,他的官兵虽然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仍有半数以上人员拥有武器,他们的战斗精神仍在。在5月20日交出指挥权时,这位英国名将向新闻界信誓旦旦地保证:“我们当然要重新夺回缅甸,它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在他眼中,那段狼狈不堪的撤退经历毕竟不算光彩。战后,他在回忆录中描述缅甸那段痛苦经历时,只用了3页纸。
虽然军衔只是陆军中将,但史迪威和麦克阿瑟一样不能被轻易放弃。5月2日傍晚,一架美军c-47运输机在缅甸中部瑞昌的一片甘蔗园里颠簸着降落了。飞机上跳下来两个美军飞行员,他们是凯莱布·海恩斯上校和罗伯特·斯科特上校。此次飞行危险极大,两名飞行员都是美国空军的绝顶高手——前者是印度阿萨姆邦至缅甸、中国的空运队队长,后者是空运队的执行军官。他们奉美国陆军副参谋长、航空兵司令官阿诺德中将之命,专程从印度飞到此地接应史迪威脱险。海恩斯告诉史迪威:“阿诺德将军派我们来把您接走。”
史迪威拒绝乘飞机离开。他告诉海恩斯:“如果我现在用这种方式逃跑,就会造成又一次失败,今后我再也无法指挥中国军队了。”海恩斯解释说,距离最近的日军离瑞昌只有30公里。史迪威让一些参谋上飞机前往印度,并告诉他们,“到那里找一个训练中国军队的地方”,自己依然拒绝登机。海恩斯这才悻悻驾机飞走。
夜幕降临,史迪威下令“准备转移”。随后他们在半夜登车向北追赶杜聿明的部队,试图赶在日军之前到达密支那。但北进道路被难民的牛车阻塞,他的车辆在崎岖的道路上不断抛锚。史迪威身边只剩下40人,包括18名美国军官、6名士兵、1个中国警卫班、1名传教士和1名记者。远征军司令部已经和自己指挥的部队完全脱离。
尽管史迪威拼命追赶,但他仍然未能赶上杜聿明的主力部队,电台也无法取得联系。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八莫失守,日第五十六师团主力已渡过伊洛瓦底江上游,密支那危在旦夕,再往前去已无路可走。
5月6日,史迪威一行到达英多,此时杜聿明的主力离开此地已整整一天。此处距密支那尚有3天路程,与印度英帕尔隔着两座大山,中间有条赶马人小道相通。史迪威在此做出决定,放弃追赶主力部队,转向西撤入印度。
史迪威清点了人数,意外发现队伍中增加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其中有英军士兵、1名美国医生和19名缅甸护士,还有一些难民,甚至出现了1个挺着大肚子的缅甸孕妇。他的队伍——包括那名未出生的婴儿——共有115人。史迪威给马歇尔发去了离开缅甸之前的最后一封电报,之后让报务员烧掉密码本,砸毁电台。5月7日,这支小部队动身前往钦敦江。
食品被统一集中起来,除武器弹药之外的个人用品统统扔掉。史迪威规定每天至少走23公里。所有人必须严守纪律,否则请他立即离开队伍。史迪威本人以每分钟105步的频率走在队伍最前边。
在丛林中沿着大象的足迹行走了5天之后,史迪威一行到达霍马林。之后乘筏顺溪而下,于13日跨过钦敦江——只比日军早到了36个小时。随后小部队得到了当地印度当局的接待,补充了饮水和食物。5月20日,在艰苦行军中度过了60岁生日的史迪威,带领这支小部队到达印度的英帕尔。
艰苦行军使史迪威的体重足足减少了9公斤。他顽强的意志力和厉害的舌头,使那一群逃难者在长途跋涉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掉队。有人回忆说,行军途中的史迪威“看上去好像上帝在发怒,像个恶魔似的嘴里骂个不停”。
逃出缅甸的史迪威对英国人和中国人都充满了愤怒。他在日记中写道:“三分之二的英国佬骑着马,而我们的人没有一个骑马。”整个5月,他发给华盛顿的电报有6封之多,一封也没发给蒋介石。
在飞回重庆会见蒋介石之前,5月23日下午,史迪威在新德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我们挨了一顿揍,”史迪威说,“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们不得不撤出缅甸,丢尽了脸。这是盟军也是我个人的奇耻大辱。我认为,我们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重整旗鼓,才能重新返回缅甸。请大家记住我的话,我们一定要胜利地返回缅甸。”
有过类似语言的至少有三个人。除了眼前这位,还有麦克阿瑟和刚刚提到的亚历山大。两个美国人最终都兑现了诺言,而那位英国人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回过缅甸。
对于惊魂未定的英国人来说,只要日本人不进攻印度,缅甸让给他们倒也无妨。战后英国史学界称,缅甸战役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一场战争,是一支“被遗忘的部队”打的一场“被遗忘的战争”。
医见倾心:绝色战王妃 修真之魔修难为 我有一个小目标,先抢他一个世界 逆流人生 太平洋战争五:绞杀日本 女先生(NP) 岁岁人长久 花非花(短篇集) 网恋照骗的逆袭之路 (西幻)救下『狼』的我 邪谋天下 民调局异闻录(六部) 同居指南 三国我在许都开酒馆 都市小神厨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快穿] 快穿之冶容诲淫NP 重生之蜕变 你男朋友,我接手了 过于真实的穿越生活
关于楚汉苍狼特种士兵穿越秦末举义旗,与项羽做兄弟,娶美女当老婆,攻破垓下十面埋伏,改写楚汉争霸历史!讳岩书友一群159464802!支持讳岩!支持楚汉苍狼!另外推荐一本好书,夺心诱惑豪门囚宠妻,女频经典,与虐文不同,它会带你体会一种青涩的美。...
排山倒海能不能胜过葵花点穴?灵犀一指能不能夹住小李飞刀?散手八扑能不能接下天外飞仙?万剑归宗能不能融合纵横捭阖?紫郢青索能不能破去拔剑斩天?我有一把剑,剑名苍天有泪,荡尽魑魅魍魉我有一壶酒,酒名日月清辉,饮尽江湖豪气庞眉斗竖恶精神,万里腾空一踊身,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如果您喜欢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试训?拜托,我只会试镜好不好?我是何旭,一个万众瞩目,但却跨越了时空和领域的明星。现在我的身份嘛,是一名很会表演的足球运动员。记住一秒已经足够对付你们了,我能够完美掌握的这一秒钟,就是你和我之间永恒的距离。...
又名从遮天开始垂钓诸天,曾用名遮天之垂钓诸天。穿越到遮天世界,在九龙拉棺上获得一杆鱼竿,自此开启他渔夫的生涯,垂钓诸天,开局在青铜古棺中垂钓出一碗香喷喷的兽奶,第二元神秘术昊天镜碎片元始金章截天七剑。高原之上,姬昊脚踩太极图,头顶造化玉盘,背后诛仙四剑悬浮道一句劫末吾为尊!暂定世界遮天完美世界一世之尊如果您喜欢从垂钓诸天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男人三十公司破产,妻子出轨,背负巨债,我该何去何从我记得一句话,要么在沉默中死亡,要么在沉默中爆发。我不甘被人戏耍于股掌之间,决心要复仇,要东山再起。对不起我的,我要让他们知道后果,背叛我的,要付出代价。亏欠我的,我将加倍讨回。男人三十,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
关于凤唳九天,王爷别乱来凤凰身为一名现代的合格雇佣兵,竟然穿越到了古代一个懦弱无能的王妃身上?要不是看在小王爷这般俊美合胃口,她早就收拾包袱溜了!俊美王爷,接招吧!...